他对《问情》的构架上废了许多功夫,而在霍天翊的人设上更是下了苦工,在很多时候都怀疑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过来,陪着他度过那被电脑屏幕的灰暗光亮充斥的每一天。
显然,他是付出了感情去面对自己的文,而感情的深浅取决于这篇文的进展程度,在完结后,他往往会选择去旅游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让其余的一切把他脑海里面创造的人物掩埋掉。
但是,他穿进这篇文里面的时候,恰恰是他对这篇文内的主角感情达到最深的时候,他们之间契合异常,甚至有时候,白苟还会与他文内的角色进行对话。
可是这一切,都在他穿进这篇文内之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一直没有办法找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也没有办法不去思考《问情》的框架和剧情后期安排。
诚然,这并不是一篇有结尾的小说,就连白苟也不知未来的走向走往何处,就现在来说,他前期的剧情也被跳得乱七八糟。
他很迷茫,可是迷茫却是他目前最大的绊脚石,他努力寻求一个方向,但是方向过后又是更深的迷茫。
他从二十三岁辞掉了工作一年的工作全职投入写作,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情节和设定,每天都上演着激烈的脑内斗争,而现在这个世界没有读者,也没有人催着他交稿,更没有人与他讨论那些设定是否合乎情理。
他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百晓生,是这个世界的创立者,是这个世界的神。
可是现实告诉他,他什么都不是。
他投影在这个世界的思想,所谓的世界之主告诉他,这篇文不愿受他的操控,所以把他拉进这个世界,想要取代他。
他自然不愿,可内心却反而更蔓延出一种虚假的自大心理:就连这个世界的世界之主都想要取代我,看我多么厉害啊。
然而并不是。
他什么也没有付出,却妄想收获一切,他比在现实世界的虚胖且宅男的自己更狂妄。
而且还是自己一无所有的前提下,可笑的自大狂妄。
所谓作者,应当谦虚慎行,每一步都要思考前后,不要妄自菲薄,沉浸于自己的臆想当中,所得所失,放宽心态,做一个成熟的人。
这是曾经白苟的前辈和白苟说过的话,人一生总会认识那么两个牛逼的人,而恰好这位前辈就是白苟认识的牛逼的人。
这位前辈拿下了国内的大奖,版税破了当年的作家富豪榜,却也曾一贫如洗,一无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