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便宜了江易周,直接征用这块目前的无主之地,稍微修缮一番,就可以交到尉迟鸣玉手中,让她教导她那些学生用。
尉迟鸣玉一个人教不过来,偶尔江易雅也会过来任课半天。
真的很偶尔,一个月能保持一次就不错了,江易雅真的非常忙,忙到她每天回家就做一件事——睡觉。
但今天她就有功夫到学堂来看看了。
更巧的是,她看见了上官温苒。
她不认识上官温苒,因此看见那站立在学堂大门右侧的女子后,见其异于常人的风姿,多看了两眼,并没有其他表示。
上官温苒也不认识江易雅,但是她知道江易雅身份不一般,是出自城主府的贵人。
清江城内如今还能坐马车出行的人,少之又少,从城门大开,少有马车进入,就能看出一二。
而且江易雅身上还有特别明显的城主府的标记,她穿着的衣服,就是城主府的“工作服”。
蓝白二色为主的长衫,底下还有长裤,袖口紧缩,上头绣着一些简单的祥云图案。
衣服是京城的料子,听说价值不菲,关键是这*长衫在不失风雅的同时,又能挡风保温,又能利于行动,无论是写字还是骑射,都能做到毫不妨碍。
这跟大庄官员的服装有很大不同,大庄官员的服装那叫一个臃肿,好看是好看了,一层层华服迭起来,要多好看有多好看,但不实用得紧,只适合在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室内穿。
每年大庄官员的衣服,也是朝廷很大一笔开销。
江易雅抬步往学堂里走,路过上官温苒的时候,冲上官温苒笑了笑,微微点头。
上官温苒见她态度很是温和,眼中光芒一闪,低下头行了一礼。
“在下复姓上官,今日初入清江城,前来拜访故友,没想到被挡在门外了,不知这位娘子,可有法子替我向内通传一声?”
学堂在上学的时候,除了相关的教职员工外,其余人都不能随意出入,上官温苒确实是被挡在了门口。
“上官娘子,不知娘子的故友是何人?我若是认识,必定告知于她。”
上官这个复姓不是很常见,至少不属于平民百姓。
事实上,大庄的复姓,大多是来源于高官之后,家族历史漫长,也就是如尉迟一类复姓,来自于军中或外族,底蕴薄了些。
说尉迟鸣玉的父亲寒门出身,是指没落的世家,并非真正的“寒门”,平民百姓想要入朝为官,掌管权势?在大庄,根本不可能。
“在下的故友,有个诨号,世人多称她为长州第一诗才。”
上官温苒说起好友,眉目间多了几分温柔的笑意,她与尉迟鸣玉其实没见过太多次面,大多数时候,她们是以诗书互相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