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界男神作者:山海十八
第6节
“你怎么这么啰嗦,投资自然是要有回报,我等着你以后给我工作。”岳藏舟也不再回应文博岩东问西问,开了计算机相关的公司吗?他在国内也没有能上大学,去了国外就可以之类的问题。
眼下,暂时安顿文博岩,后面还有一些零碎的问题。总要找人查证一下他说的情况是不是基本属实之类的,但是这都是派别人去做了。
让岳藏舟头痛的是,他不过是去处理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他回到普希金学院的时候,唐纳德与晏青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继续住在学校里面了。”顾峘走在楼梯上对岳藏舟说出了心中的顾虑,浅川樱事件就是因为他们住的太近了,现在是时候搬出了,找一个大一点独栋房子,几个人也都能住在一起,学校的环境不错,但是就怕往来的有心人。
岳藏舟也是这样想的,浅川樱的事情除了顾峘他不会再对别人说,当然也是顾峘把他堵了个正着,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说。虽然不告诉其他人,但是搬家也要提上日程了。“等唐纳德回来,我们就搬到公司附近去吧。”
这时,岳藏舟刚打开门,面前就有一个金毛团差点撞上了他的鼻子。他定睛一看,居然是个幼儿期的金毛。小金毛团被捧在了唐纳德的手上,视线越过它就是唐纳德的一头金毛。
“你哪里弄来一只汪星人!”岳藏舟偏过了头,真是不太好,他是喵星党。
“嘿!岳,你不觉得这团很可爱吗?”唐纳德忽视了汪星人的说法,“我和你说,我与小金的缘分,就像你们故事里的许仙与白娘子一样。”
哈?岳藏舟看了一眼顾峘,想问问他的智商与逻辑是不是被浅川樱吃了,怎么听不懂唐纳德的话。
晏青在一边补充,“你们认真听了,这真的是个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唐纳德与晏青去京城主要是为了高山武馆装修的事情,这个工程晏青介绍了一个大院里面的小伙伴包下了,反正都是赚钱不如帮着熟人一把,但唐纳德对于生意一点也不含糊,他在其他时候都有些大而化之,唯独对于商场往来很有分寸。等来了顾峘介绍的专业人士评估了晏青小伙伴的建筑施工本事,又考察了他们完成的几个工程后,才拍板把这件事情定了下来。
这个大事完成之后,也要打算回莫斯科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功,或者说蚊子肉小也是肉,他们两人也不打算两手空空地回去,就去秀水街转一圈,这里是京城的批发市场之一。在这里批发上一批衣服在火车上出手也好,或者到莫斯科卖出去也好,都能赚个零花钱。特别是晏青,他不像唐纳德已经有着现成的分红可以拿了,总不能坐吃山空。
就在他们逛了一圈,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有个苏联人坐在一棵大树下面。虽然秀水街的外国人比其他地方多了不少,但这个苏联人也有些扎眼,不是他长得帅出了天际,实在是他面前纸箱纸里面的小奶狗们太萌了。两只金毛与两只哈士奇,小短腿挨着小短腿地睡着,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驻足围观。
苏联人说不来华国语,只能靠着比手势谈价钱,他的面前已经有个华国人一手交了钱,抱走了一只哈士奇。这下像是生意要开张似的,马上一只金毛也找到了新主人。
唐纳德只是转头一瞥,就被躺在小纸箱里的那只金毛给吸引住了,原因也许是这只金毛的毛色与唐纳德的发色简直如出一辙?很想要买一只狗的唐纳德马上就心动了,他立马用俄语对着那个苏联人开价,一定要买下小金毛。可就在这个时候,骑着单车的一群制服出场了,他们立刻就打断了唐纳德与苏联人的交易。
来的不是城管,而是检疫所的同志,按照华国此时的动植物检疫条例,这样的私人夹带动物入境是非法行为。他们已经抓了不只一个人了。
因为苏联飞京城的机票便宜,所以有人就把狗给灌醉了,塞到不完全密封的箱子中,通过飞机带到了京城来,有很多都在机场入关的时候被拦截了,但是也总有落网之鱼,这次正好被人举报了,抓个正着。
“都挺不容易的,那个被逮住的安杰洛夫要罚款一千人民币,折合两百美金,但他只带了两百五来,要是交了这个罚款,交房租、吃饭之类都弄不上了。求了检疫官员好久,把口袋犯了个底朝天,甚至把护照都抵押了,说是让他厕所抵债都好,不要罚款就行。最后看他可怜,检疫官员只罚了他五十美金,让他下不为例。”晏青倒不是赞同这种非法贩卖动物的行为,而只是有种同病相怜的感同身受了。他在莫斯科被骗,安杰洛夫来京城卖狗,都是生活所迫。
“所以,最后你们还是买下了这对小狗。”岳藏舟发现除了正在发奋爬到唐纳德一头金毛上的那只金毛,(这不是在念绕口令),在沙发上还有一只白色的小东西四脚朝天的睡着。他能看到小白狗肚子上的黑色小突起,这是只公的哈士奇。岳藏舟随意指着睡得差点流口水的家伙说,“它浑身都是白毛,所以这只叫小白?”
“当然不是。”晏青指了指自己,“它随我,叫小青。别人一听就知道是我们家的。我们已经帮他们把手续都办齐,以后就能正大光明地坐飞机了。”
给我身边的蠢货们跪了!岳藏舟不想再吐槽他总是被雷到的心,回归正题,“算了,都买回来了就好好养,等长大了以后能看家。我与顾哥在商量搬家的事情,多了这两只狗,虽然现在还是奶狗,但长大了都是大型犬,是要换到个宽敞的房子里面去。”
这话被两个新上任的狗爸听了进去,马上就乐颠颠地去找房子了,最好能买一栋下来,当然了晏青没有产权,可还能有借住权。
“对了,岳,安杰洛夫与我们一起回来了。他的脑子挺灵活的,还是不要让他在从事卖狗的行当,不如找个正经事情做,我看他对莫斯科的消息很灵通,这几只小狗就是他收购来转手去卖的。如今先让他负责高山武馆的宣传事宜了,武术队还在巡演,他也能做些案头工作。”
“这些你看着办吧。”岳藏舟示意他不会干涉唐纳德的意见,yt公司的业务范围以后会越来越广,作为老总不能亲力亲为所有的事情,他把持了财政权,人事权就放给了唐纳德,而且对外的事宜也多半都是唐纳德在打理。
这次从京城回来,除了两只狗,还捎上了一个尾巴,晏青的二叔也来了。晏祥一看就与晏青不一样,高高瘦瘦的,他当然不是为了特地看岳藏舟来的,而是手上有笔合作的生意出了问题,来这里善后的。
“听小青说岳先生帮了他不少,也多亏了你,他才收敛了一些不靠谱的性子。我这个做二叔的,理当当面感谢一声。”
岳藏舟对着晏祥这样的笑面虎,当然也给出了一个完美无缺的笑容,“晏先生客气了,大家虽然是萍水相逢,但能提醒一声的时间还是有的,谈不上帮忙。晏青在莫斯科的时间还短,有些磕磕绊绊也是难免。”
“谁说不是呢?就是时间长了,异国他乡,总不如家里。我的朋友在这里呆了几年,现在也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晏祥似乎并不避讳,直接把他来苏联的目的大致地说了一下,他的朋友看到羽绒服在苏联卖的好,于是就来这里投资一家羽绒服服装厂,晏祥也凑份子投了一些钱进去,当然是赚钱了。
具体的数目晏祥没有说,但岳藏舟听到他们去收羽绒的地方,就知道大概是哪一家了。那家赚的不少,如果估计的没有错,才一年就起码有一千万卢布净利润。“晏先生的朋友也是个做生意的能手,那家羽绒服厂我也有耳闻,若是在冬日的莫斯科街头走一圈,穿羽绒服的人身上的衣服有三成都是来自那里的。”
“但是钱财也红人眼。”晏祥不会因为钱多而不满意,不偷不抢,正经的来钱,谁能说什么呢。坏就坏在这里是苏联,这里的治安真的不算很好,莫斯科也就算了,但地方上帮派的势力越来越大,也让来这里投资或务工的外国人头痛。“他们十天前去收鸭毛的时候,与当地人起了冲突,听说是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挑衅,最后爆发出来了,有个苏联人受了重伤,这次狮子大开口地要赔偿高价呢。”
岳藏舟露出一个惋惜地神情,“如此一来,那些工人是不也要被遣返回国了,其实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吧。”
“本来在外国打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旦有了冲突处理不好,容易被人挑唆成为国际纠纷,也是够麻烦的。这次的事情虽然简单,但是牵扯的麻烦太多,这不就让我这个投资人也走一趟,他都被烦的不想要做下去了。说起了羽绒服的厂子,背后其实是江南那里的国企,他也想要回去太平做个主任算了。反而就要把这个麻烦扔给我了。”
晏祥随即歉意地表示他不应该对岳藏舟说这些有的没有的,“你看我,岳先生做的不是实业也有好处。你选的行当是他们苏联人求着要学的功夫,这可比我们强多了。”
晏祥后来也不再说这些麻烦事情了,好像他请岳藏舟吃饭只是为了答谢对于晏青的照顾,然后转而聊起了其他的闲事来。还说晏青喜欢狗,以前在家不给他养,就是怕他是三分钟热度,到了这里没有哥哥姐姐的帮忙,凡事都要自己来做也是好事。希望他养着小青也能培养一些责任心,如果有麻烦了岳藏舟的地方,还请担待。
顾峘没有参与这顿饭局,但岳藏舟回来之后,多少都与他说了晏祥的话。
顾峘挑眉,“他是要你帮忙的意思?可是,照理来说他们这样的人家,会在苏联没有什么关系?”
岳藏舟也不能肯定,“关系一定是有的,但是这里毕竟不是国内,外国人不一定要给你做脸。按照我看,这位晏二叔多半是等我主动提出来要帮忙吧。”
晏祥知道晏青把家里的情况简单告诉了岳藏舟。作为一个商人,没有道理不懂得要广结善缘,岳藏舟只要想在京城发展,就应该要与晏家打好关系。
但事实是岳藏舟真的没有想要在京城发展,他知道那里的水太深,“不用管他,就当做听不懂吧。现在不把事情说明白了,我是真不想往事情上面凑。”
在浅川樱的事情之后,岳藏舟也想过要与晏家打好关系,可是现在浅川樱的事情已经被解决,何止是解决了,估计这次的事件都惊动了石油圈子,他们并不希望现有的平衡被打破,所以严肃处理了很多的商业漏洞。
岳藏舟搅乱了一滩池水,功成身退了。没有了逼迫他的浅川樱,他也自由了很多。对于结交什么样的盟友,起码要把他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就是不看好他的现在,也看好他的未来。赶着上的买卖,他绝对不做。
晏祥没有什么恶意,但也看不到什么诚意,这事情就搁着吧,左右他们这样的人都知道怎么打太极,能把什么劳工纠纷处理好的。不需要岳藏舟在里面牵针引线。
话说回来,顾峘留在莫斯科的日子并不是无所事事,他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写书上面,《功夫那些事儿》是一个系列,而出版商那里已经再催第二本加快速度上市了,并不全是看重钱,而是八月莫斯科的气氛有些紧张,不如推出这样全民痴迷的书来缓解一下心情。
顾峘见岳藏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他当然也不会劝岳藏舟主动帮忙。顾峘更是一个冷清的性子。
晏祥几天后也不见岳藏舟与他有什么走动,也知道了岳藏舟无疑帮忙,他不置可否地摇头,要说怎么低头求人,他真的不熟练,就离开了莫斯科去了事发地。其实,作为晏家的人,他并没有什么特权,家中不反对孩子们在外面发展,但是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只是,在国内总有人给几分薄面。但这里是苏联,他能认识说的上话的人物接近于零。
岳藏舟不主动帮忙,倒是与晏祥在国内遇上的那些商业伙伴不一样,他只能一肚子郁闷地想办法自己去处理问题了。
可也就在这天,岳藏舟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邀请。
☆、第四十章
虽然苏联掀起了一股学习武术的热潮,并且被岳藏舟一手推向了高潮,但规模盛大的武术大赛仍旧是史无前例的。岳藏舟接到的邀请正是来自莫斯科电视台与著名经济杂志的联合发帖,他们想要举办一场前所未有的武林盛世。
岳藏舟觉得挺有意思的,苏联想要办一场武林大会,甚至是打算用这四个中文字作为大赛的招牌标语,还隆重邀请一支华国的武术队充作重量级嘉宾参加队伍。说起来岳藏舟还没有听闻国内举办这样的赛程,反而让莫斯科拨得头筹了。为什么有种说不出的讽刺。当然了如果能够墙外开花也不是坏事。
“我们也是老朋友了,岳,我是个直性子,你给个准话,你们高山武术队能不能参赛?”莫斯科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总监已经升职了,挂上了副台长的职位。主要是他慧眼识英雄地选中了高山武术队的巡演转播,现在这个他大力支持的节目,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了。一个体育节目做到这个份上不容易。搁在半年前,他也想不到自己能升职,更加想不到会请放下身段请一支外国武术队来参赛。可事实是高山武术队就是收视率的保证。
这次的武林大会,就是他与经济杂志主编一同想出来的,最好还能让高小山大师做个评委,就更加能增加收视率了。而且现在上面也支持他们搞这样一个节目,调动全民的积极性。
“参加是一定要参加的。”岳藏舟定下了一个基调,毕竟当初也是这位帮忙,他们才有了一个平台,能够把高山武术队推广出去,做人也不能红了就不认人,以后相互的合作关系还要好好延续。但是他们毕竟是外国人,这个武林大会面向的应该不是国际赛程,就是他们想,这时候也召集不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人一起前来比赛。“可是我也不能让台长难做,这个赛程毕竟是苏联人参与的赛事,我们作为一支外国的武术队只能做个彩头,可以有个友谊赛事,但目光应该分给更多的人,我们也不能抢了其他人的风头。”
“岳老板的话在理。”在一边经济杂志的主编接话肯定到,他与岳藏舟第一次接触,却直观感受到了岳藏舟会做人的一面,“高山武术队的本事大,若他们都使出了全力,那么其他人岂不是没有盼头了。这次我们还打算拿出60万卢布做奖金用。岳老板,不要怪我说句大实话,要是你手下的武术队上场,其他人就沾不到边了。”
“哈哈,也是这个道理。”副台长在一边听得笑了起来。他们办这个赛事主要是为了创收,有了高山武术队友情参赛的噱头,就有了人前来报名。只要办的大,那么大笔的赞助费与广告、门票收入就会源源不断而来。为此,给岳藏舟一笔可观的出场费也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不过,也是因此到最后的实力排名就有了讲究。
岳藏舟面上也笑了起来,看来这里面的水深,他也懒得搅和,都是他们苏联人自己的事情,“不过评委问题上,两位领导也要拿出重量级的人物才行。我们毕竟是外国人,不好对这样的赛事多加点评,最好能是在功夫与声望上都有话语权的人,虽然拳脚比拼是两人之间的事情,但若能有个权威的人点评,观众们一定会更加有兴趣。”
这是直接拒绝了让高小山也就是顾峘来做评委了。评委这样的活不好做,要是说错了话,谁给担保着?
副台长与主编听到岳藏舟直接截断了这个可能性,有些惋惜错过了一个好招牌,但是这样也好,一个外国人真的做了评委,他们要承担的风险也不小。
这个赛事基本上就是敲定了下来,现在是九一年的九月,从前期宣传到铺开赛事,决赛起码要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了。
“所以,这个期刊向我邀稿,也与这个武林大会有关?”顾峘在岳藏舟回来后,也接到了一个邀请,是苏联很学术的《远东问题杂志》,他们只会发表社科类的论文,而这一次竟然找上了顾峘希望他能从学术的角度谈一谈华国武术,这个面子似乎有些大过头了。
岳藏舟示意顾峘放心,“顾哥不用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只是想要证明武术不只是下里巴人的活动,更有阳春白雪的一面。既然他们要坐实你华国功夫专家的地位,又何乐而不为呢?”
顾峘不认为发表了几篇文章或者出了几本书就能做什么专家。人这一生所看所见越多,接触的未知也就越多,心里也就越发产生对知识的敬畏,要能称得上是专家,不到生命的尽头,很难让他厚着脸皮接受。
不过他这么想,其他人不一定。出版社已经知道了这篇约稿,就连新书出版的宣传语也重新拟好了,‘华国功夫专家高小山又出力作《功夫这点事儿之源远流长》’。他必须庆幸当初没有用自己的本名,这些名头就当做真的是给了高小山那号人物。
岳藏舟对于顾峘的纠结也别无他法,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凡事总是沾上了一些名利,处在这个环境中躲也躲不开,能做的只有保持自己的心仍旧能透如明镜。
而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分去两人的精力。主要是因为几经商量,武林大会的决赛前的友谊赛要放在高山武馆进行。这场比赛也会全程直播,但关键问题是高山武馆才刚刚开始动工改建。
这处武馆所在地本来是岳藏舟低价租借了十年,关于续租的问题,一直没有谈妥。鉴于现在苏联的法律中对于土地权不卖给外国人,最多只能长期租借,所以电视台与杂志社一起出力,这个本来借的便宜的房子,现在几乎是白送给了岳藏舟,还捎上了后面的一片土地,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决赛钱一定要装修出一个故宫的样子来。
这个要求当然是夸张了,世界上哪有第二个故宫,而且这里也不过是一个占地与拙政园差不多的园子。但是,要往好了建设是一定的,以后这就是华国武术界在莫斯科的标志建筑了。原来的设计方案要推倒重来,顾峘虽然涉猎颇广,就是他不愿意承认但真的是古文化的专家,可术业有专攻,他擅长的是器物,对于园林建筑只是略知皮毛,要弄出一个皮相来容易,但真的说要仿建一个苏州园林,还是要专业人士出手才行。
要说弄得如此复杂,还是岳藏舟定下的大方向,他还真的按照苏州园林的标准建造武馆了,说是以后也能收参观的门票费。在莫斯科有一座自己建造的苏州园林,听听就很带感。这个园林的名字都起好了,就叫做‘高山园’,一听就知道与谁有关系。以后等大家提起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岳藏舟,但一定会与高小山或者高山武术队联系在一起,传名于世。顾峘只能摇头,再次庆幸自己用的不是本名。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没钱了。”唐纳德虽然支持岳藏舟的想法,也知道这样一个在莫斯科的地标性建筑会增加很多的隐形声望,带来很多的好处,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可当下一分钱难死英雄好汉,他们本来要装修武馆就会有一笔大开支,现在要打造一个苏州园林简直就是翻个好几倍。何况里面有许多的材料都是要华国运来的,不提材料本身就是运费也要吓死一般人。
岳藏舟清楚公司的账目,他们虽然了几百万的钱,但这些钱真的堆不起一座园林,不过谁让现在是91年的下半年了,是在苏联最能捞钱的时期,“这方面不用担心,电视台与杂志社那里已经为我找了一家愿意贷款给我们的银行,我也签了协议,现在借贷八千万的卢布,以后等价按照美金汇率还款。”
“可是你以后哪里弄来这多的钱?”顾峘也好奇了,要建设这养一个园林,就是按照升值飞速的卢布算,也要几千万才行。那么还款给银行,不是黑市的交易价,现在的卢布比美金还是六比一,那么还款的时候也有一千万的美金才行,才一年的时间到哪里去弄这些钱?
岳藏舟没有多说,只是让顾峘不要操心,“总要办法的,顾哥不用着急。现在武林大会是整个莫斯科乃至苏联的盛世,建设一个园林已经不是我们自家的事情,苏联主办方也着急,他们也同意我的方案,第一届武林大赛一定要打出名气来。顾哥,还是快点把能使得上力气的园林建设老专家们都给请来吧。按我来看,这风已经放了出去,我们高山武术队不在是简单的武术队,这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华国文化在外的影响力。他们这些关心华国文化传承的人,都会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吧。”
顾峘也拿岳藏舟没有办法,要么不动,要么就弄出来一个大的动静来。他才刚刚写好了第二本书,就有连忙赶往了江南一带,索性这个时候还是能找到一些有本事的老人,还有一大批有真本事的手艺人,能招来给岳藏舟在莫斯科建一个正宗的苏州园林。
唐纳德没有顾峘那么好打发,这笔钱是以公司的名义借贷的,而公司现在只有他们两个股东,关于能不能还清这笔债务,他还是有些担心的。“岳,你确定到时候真的能还出来,这八千万苏联人一点也不含糊就打给我们了。你确定这一年的时间,我们能进账这么多。怎么看他们也是不安好心,说不定只是想要借你的手建造一个园林,最后还不出钱那那座园林抵债吧?”
“哼!你听说过给别人钱那么爽快的嘛?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岳藏舟当着顾峘的面不想说这些龌事情,八千万卢布又不是八十卢布,要是借的拖拖拉拉还能说明他们是想要自己还钱,借的如此豪爽,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他们想要我出白工,就不能怪我见死不救了。就看谁玩的过谁了。”
☆、第四十一章
“你真要往这个坑里面跳啊!”晏青第一时间知道了岳藏舟要把高山武馆造成高山园林的打算。这个消息没有瞒着掖着,已经见了报,好像万众期待的样子。不过亲自体验过苏联人坑人手段的晏青,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要劝岳藏舟知难而退。
“八千万卢布都已经打到了我们账上,哪有不动工的可能。”对于眼前的这个坑,岳藏舟心中也有了一丝火气,不过今天叫晏青来,还是商量关于施工协议重新签订的事情。“不谈这些,既然定下了要按照苏州园林的样子造,与建筑队的协议就要重新签订,这是我重新拟的一些事项,你看看。”
晏青是这个建筑队的负责人之一,他的小伙伴主要出钱不管事,这里的问题都由他拿意见,其实岳藏舟是个很大方的合作人,不是那种死要钱的抠门,所以做他的生意还是很舒服的,只要不要太贪心就行。晏青也就负责不能出现偷工减料。新合同里面的补充条款,主要有两点,因为工程扩大要多派些人来,还有就是关于园林植物的种植,要完全按照设计方案实行,希望施工队与顾峘请来的设计队良好配合。
“这些都没有问题,时间上是有些紧了,要抽调更多的人手过来,可能也要连夜加班,不过你愿意出钱,总有人愿意干活。但是,你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反正还能后悔。”
唐纳德在一边木木地翻了一个白眼,他们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岳藏舟注册过一个离岸的公司,不是浅川樱弄的那个,而是托人办了另外一个。等八千万一到账,就抽了四分之三出来,转到这个公司账户上,然后把这笔钱投到了股市里,才半个月的时间已经从六千万变成了八千万。按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他可以预见等顾峘回来就有几个八千万的存在了。
唐纳德现在每天都要去股票交易所盯着显示屏,就看到这些股票基本每天都在涨,谁能想到一支粮食的股票,能在半个月内从3000直奔4000,这种速度与坐直升飞机也没有区别了。91年下半年才打开大门的苏联股票市场,一下子就吸引来了许多的投资者,要不是个人不能下水,估计现在的场面会更加的火爆。
看来这一点岳藏舟早就知道,他的手里一直没有大笔的本金,而这次终于能正大光明地从银行中贷来这样一笔钱,怎么可能不玩一票大的。
岳藏舟很喜欢这种暴利的圈钱方式,股票如此增长的趋势起码还要持续一年的时间。他也不贪心,什么时候觉得这笔钱捞够了,能把心里的火气消了,就马上抛出全部变成美金。
也许经此一事,唐纳德对岳藏舟更加多了一分‘盲从’,跟在岳的身后,不用担心没有钱。不过,今天他没有随意吐槽。因为除了晏青之外,晏祥也来了,当然是因为劳工纠纷的问题没有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晏祥的脸色看上去有些不太好。这半月他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小城里面,累死累活地忙着,当然是要给自家羽绒服厂的工人找个说法。那群挑事的人想要把华国工人教训一顿,但谁知道挑衅不成反而挂彩,这事情就开始烦人了起来。
说起来大部分的苏联人当然都是善意的,华国人来苏联工作时,都会笑脸相迎,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可是人有善恶之分,谁没有遇到一两个人渣呢?
羽绒厂新去收鸭毛的那个地方上有自己的保护势力,他们对晏祥的工人不满意,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给他们足够多的好处,也就是保护费没有交足。所以,挑衅的事情接连不断。晏祥并非不想要息事宁人,与地方上打好关系也是顺利做生意的一部分,只是这个地头蛇很会看人下碟,对当地其他的厂子也没有多过分,专门挑着从华国来做生意的人下手。
“如果是合理的退让也就算了,但是凭什么专挑软的柿子捏!”晏祥胸口的火气很大,他很想指着那些人的鼻子问,难道他长着一张很能被欺负的脸,不只是他,还是说华国人长着一张很容易欺负的脸?!
晏青递给晏祥一只桔子,“二叔来吃桔子压压火。”
唐纳德盯着桔子看,然后有些疑惑地问,“我最近在深入学习华国生活常识,不是说吃桔子上火吗?为什么你要让晏二叔吃桔子。”
谁是你二叔,晏祥瞪了一眼唐纳德,又一脸嫌弃地推开了晏青给的桔子,他还记得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岳先生,你在苏联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忙找个合适的解决方式。”
原来以为自己能处理这个问题,但到最后反而添了一肚子气的晏祥只能回头求助于岳藏舟了。这家伙最近闹出的动静很大,不知道的人看热闹,仅仅以为高山武术队很火,但知道内情的他已经明白了岳藏舟与苏联一部分人的关系不错。这个时候脸皮已经不重要了,而关键的是心里的气一定要找个方式发泄出去。
岳藏舟不想说晏祥认为的‘不错’含有很大的水分,他才把一个深坑填好爬了出来。对于晏祥遇到的情况,能说只有一个彻底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华国日以千里的发展起来,那么作为一个华国人就能在异国他乡挺起腰杆做人了。在此之前,想要真的从根源上解决不可能。
“晏先生遇到的问题,我也很想要帮忙,不过这里不是国内,很多事情都不能按照常理来论。恐怕只能找几个说的上话的人在中间调停,不过主要还是和气生财吧。”
和气生财!听到这四个字晏祥反而更加生气了。生个狗p财,上一个敢给他这么大气受的人已经不知道去哪个犄角格拉里面吃灰了。
晏祥皮笑肉不笑问岳藏舟,“那么要有多少和气才能生财呢?!”
“晏先生对苏联的情况看来仍旧不是十分了解。如果你的厂子是在莫斯科,那么一顿饭就能生财了。但是在其他的地方就要另当别论了,如今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相互之间都是纠葛不断,想要不妥协的可能性很低。”
岳藏舟把刚才晏祥扔出去的桔子又放回了他的手里,也劝他吃掉压压火,反问了一句,“如果这个时候,莫斯科的人真的有办法,你觉得地方上会这么混乱吗?”
晏祥想到如今的苏联情况也是沉默了,确实这个时候政府的掌控力已经弱了很多。
“那么按照岳先生的意思是?”
“自古以来都是富贵险中求,羽绒厂赚了很多钱,早就让人眼红了。要说你们没有事前打点到各个关节也是事实。”岳藏舟反而问了一个不太相关的问题,“你们赚的都是卢布吧。苏联对合资企业的规矩也多,你们的收益都是卢布,这些恐怕都还积压在手里,没有盘活对不对?”
这当然也是晏祥烦恼的另外一件事情,他也看到卢布已经开始贬值了。这些钱又不能马上换成人民币,在外汇的兑换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公司的账目一笔笔都要清楚,去黑市换钱的风险很大。他们的羽绒服厂里面并没有一个大胆的岳藏舟,没有人敢做主把钱拿出来投入股市,这年头股市对于华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更何况是外国的股市。
“其实,一个烦恼会把另一个烦恼解决掉的。”岳藏舟说的有些没心没肺,但是他直接指出了晏祥更加需要处理的问题,“在劳工纠纷上,我建议你‘破财消灾’,要是实在有气,就出一笔钱让上面把那些挑事的人逐出那片区域,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那里绝对说的通。而你心中希望华国人不再被人欺负,远远不是我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老话说的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很多的事情要从自身上面来解决,而不是想着认识多的人就够了!”
好吧,作为一个隐形中无意识靠着关系才能畅通无阻的晏祥,已经在苏联体会到了要改变他的处事方式。而岳藏舟又投下一颗雷,“有些话我不应该多说,但你是晏青的亲人,那么我多讲一句,作为一个厂子的负责人,你应该关心的是怎么解决囤积在账目上的日益贬值的卢布,多留一天你们就多损失一批。这个问题,难道不严重嘛!”
“岳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呢?”晏祥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傲气,虽然那些傲气也看不见摸不着。正如岳藏舟所说这个卢布贬值的问题才是大问题,处理不好这些年他们就做白工了。
岳藏舟没有卖关子,他在晏祥出现之后,就想了他们之间是不是能有合作。没有想到晏祥这人虽然有些傲气,但为人上也是端正的,能想要为工人在国外讨个说法,起码性子很正。那么选择他一起合作也不错,正好他经营一个服装厂,也在他们的业务范围之内。
“我也开门见山的问了,晏先生办服装厂后,有没有想过它能够响彻国际的那一天?都说了人要敢想,说不定哪一天梦想就实现了。”
☆、第四十二章
晏祥自认为是一个很敢想的人。但在遇到了岳藏舟之后,他发现自己想的还是不够远,思路仍旧不够开阔。
说来这个羽绒服厂与江南的一家国营纺织厂密不可分。当年愿意出来单干,提出要在苏联办这个厂子,最初主要是他的主意。他看准了苏联缺少日常用品,并且发现这里的利润比国内更高,才放弃了南下的路线并且转战苏联。但是生意并不一定好做,当你赚的钱越多,要承受的风险也就越大,如今大量的卢布积压在账面上,急需一个能流转起来的出口。
“你是说那位小岳提出了要你把生意的重心移回国内?”说话的是晏青的爷爷晏劲,也就是晏祥的大伯,晏家的主事者。关于岳藏舟的事情,自然是事前打听了一点,他对晏青的提点,已经被晏青回来宣传过一次了。没有想到,这次晏祥又提起了这个人。
在晏祥听了岳藏舟的一番建议后,就快刀斩乱麻地把劳工纠纷给处理了,不再追究更多,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当下的服装厂转型上面。“是的,按照岳藏舟的建议,我们在苏联的生意仍旧可以继续下去,但是这都基于要根深在国内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国内的发展,在华国人在外面的发展只能是无根的浮萍,受不起狂风巨浪。”
晏劲示意晏祥把岳藏舟的意见详细说一遍。“有点意思,你具体说说。”
“大伯,我向岳藏舟问计,如何处理账上一大笔的卢布,他说最快的方式就是投入股市,这个方法最来钱。但是这只适合要圈起一大笔钱的人,如果真的要做出一个事业来,立意一定要高。”
创业的时候不能好高骛远,但不妨想的远一些。正如同如果想要考一百分,很可能只拿了八十分,但只想要六十分,那很有可能只会低空飞过。
岳藏舟让晏祥敢想,问的就是他有没有想过做出华国自己的奢侈品服装,不只是在国内占据龙头地位,让人们一提起就能觉得高大上,更重要的是能够走向世界的时尚领域。毫无疑问,晏祥做这件事情有着先天的优势。
究竟什么是奢侈品,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而岳藏舟给出了一个理解,一个品牌的背后,在超出了商品成本价值之外,应该包含着自身的文化内涵。华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其实在打造一个品牌上应该具有先天的优势。特别是方兴未艾的九十年代,晏祥可以先走出这一步。
“岳藏舟说华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我们用老手艺人把刺绣、华国风的元素加入到现代的时装设计中去,并且给每一款设计都找到一个源头。在一件改良旗袍裙装的背后能是一首古诗,在男士的西装上也能绣有独特的暗纹,可能只要在袖口有一个点缀,或者在衣服的纽扣上花一些心思。”
晏祥尽量记下了岳藏舟的话,他给的建议很粗浅,却已经点出了关键所在。趁着市场才刚刚兴起,就要一举占领制高点。
“他倒是看出来了,你牵头做这个服装,能在京城的圈子里面马上流行起来。”晏老爷子一下就听出了岳藏舟背后没有说的话。晏家在京城有分量,等晏祥做出了这个服装,谁不给三分薄面,要在上层圈子里面流行起来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晏祥明白岳藏舟的这个意思,但这并不是全部。“大伯,京城的事情岳藏舟管不了。他说会给我提供帮助,说的是在苏联。”
“哦?他在苏联真的有那么大的能量,还给你提供帮助?”晏老爷子自然不是晏青那样对外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就敢闯出去的小年轻。他已七十岁了,这辈子与老毛子打过很多次交道,那些人看上去豪爽,实则内里霸道的很。
“大伯,在莫斯科的上流社会里面,没有见过岳藏舟的人多,但是不知道他的人真的没有几个。”晏祥也是在岳藏舟牵线搭桥帮忙找人解决劳工纠纷的时候,认识到了这一点。一场华国武术的风潮造就了高山武术队,他们已经能与李小龙齐名了。关键是李小龙已经过世了,但是高小山大师仍旧在推出新书,高山武术队仍旧在巡演,高山会馆正在修建中。这些让苏联人能近距离地接触,真实地感受他们带来的正宗华国武术。
“岳藏舟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不同于传统的政治与军事实力,这种国家文化向导力与吸引力形成的软实力,会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华国的影响力。所以,如果我真的创立一个品牌,他的武术队就能为这个品牌代言,他们只穿华国人设计的最好的衣服。凭借他们武术队在莫斯科或者苏联的影响力,我们的品牌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走到国际上。”
晏老爷子却眼神一暗,他听到了软实力几个字,看到这个小岳很关注国际的事情,对于米国才提出的理念也有所涉猎。也怪不得他的眼光一下子就是放到国际上。
“能在国际上有我们自己的品牌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晏老爷子知道改革开放了,华国与外面的交流会越来越多,不能都是引进来,如果可以走出去,自然更好。至于文化的影响力,这都是缓缓图之,不能一蹴而就的手段。
不过,深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手法,到让老爷子想要见见岳藏舟了。
“按照这个做法,恐怕你还要拉几个人进来才行,一家独大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晏祥点点头,岳藏舟也提到了这一点,凡事不要吃独食,特别是这个食物价值过高的时候,如果能有人一同分享,又何乐为不为。“我听了他的意见,就马上回京城来与大伯说了。”
“对了,小岳给你提了这个意见,你不会没有表示吧。”晏老爷子可不是只见到眼前利益的李立峰,他已经在三言两句之间决定要长期关注岳藏舟,尽可能交好了。
晏祥当然不会没有表示,他提议岳藏舟也持有一些干股,但被岳藏舟拒绝了,只是说若能真的办成这个品牌,在古文化指导上能够参考他朋友的一些建议。其实,也就是希望能让顾峘挂一个名字。
“姓顾?”晏老爷子听了之后想了片刻,然后有些嘘唏地摇头,“顾家在京城也只剩下他一个了吧。我倒是与他祖父见过,都不是软和的性子。你以后能帮也就帮一把吧,都是风雨里走过的,不容易。”
“我们家与顾峘家里认识?”晏祥还是第一次听说。他才二十八,比晏青没有大几岁,算是晏家二房的人,但自己家里这一支,比晏老爷子小十岁的双亲,在那动荡的十年里病逝了,家里的两位兄长都死在了战场上,他从小就是在晏青家长大的。也没有听说过自家与顾家人有来往。
晏老爷子没有详说。他们其实并不熟悉,但在建国的时候,有过几个照面而已。同时也都是动荡中的天涯沦落人,不过晏家比起人丁单薄的顾家要幸运很多。“都是以前的事情了,你也不要打听。小岳既然与小顾关系不错,那也是个值得交往的人了。”
“你怎么净给我找事做呢。”顾峘听岳藏舟说帮他搭上了晏祥的这条线,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话听上去像是埋怨,其实掩饰着他的不知如何是好。他知道岳藏舟是为了他好,只是他宁愿是岳藏舟在朝玉服饰里分得一份干股。因为这个事情原来他就没有出力。
岳藏舟没有觉得为顾峘找一个靠山有什么不好的,再说了这也不是靠山,而是让他出师有名。“顾哥,文人清高的想法,是在骨子里,不是放在面子上。我想着你若是想要以后让世界人都认识到华国文化的魅力,那么就要从这一点点开始做起。这个时代越往后,就要越会宣传自己。要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了。你不愿意站在人前,但起码也要让人家认可你的权威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