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1、以下截取米国的九十年代的人均年收入,变动不算很大,稳步上升中。两万美金已经过91年一般的人均年收入了。
1999:40,816
1998:38,885
1997:37,581
1996:36,306
1995:34,076
1994:33,178
1993:31,241
1992:31,553
1991:31,962
1990:33,105
2、文章的背景比如苏联的情况等都改编自历史事实,大环境的情况都是真实的当时社会现状。看着很神奇,但它们真的发生过,
不过作者君也没有在那个时候去过苏联,只是根据材料描写,可能会有误差(⊙o⊙)
☆、第十八章
唐纳德被岳藏舟的语气噎住了,十天五万美金还算廉价,那么要多少才能让他看的上眼。虽然自问也是一个看的长远的人,但唐纳德以为他们也不能太好高骛远,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不能把到手的钱往外推。要不是他不精通俄语,都要卷起衣袖亲自上了。能翻几盘是几盘,不用担心市场饱和,苏联这么大,追电影的人这么多,就不愁卖不出去,只愁拍的片子不够多。
岳藏舟淡淡地看了一眼已经陷入钱眼中的唐纳德,从这次的事情中已经能看出来他与外沟通谈判的思维还是不错的,不愧是学社会学出身,还辅修过心理学,对一些动态把握比其他人深刻。虽然还是有很多的不成熟,不过最好的学习是在实践中。
“喝点水,冷静一下。”岳藏舟往唐纳德的杯子中倒了一杯冷水,现在他需要好好降降温。“钱这个东西就是个数字,不用太放在心上,犯不着一头扎进去。”
唐纳德没好气地白了岳藏舟一眼,“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怎么那么假大空呢?别人能说,你还是算了吧。我若是一头扎进了钱眼里,你已经在里面呐喊了。你们的老祖宗都说了百步不要笑五十步。”
岳藏舟摇摇头,这个典故的使用还是不够到位,要好好再学,而如今唐纳德最要学习的就是耐心二字,“我又没有说就此收手,你急什么。我问你,如今做的事情你认为合适嘛?虽然资本的积累总是充满了血腥,哪个大资本家发家的时候,没有做过一些狠心的事情。但如果能避免,还是一开始就立下一个底线的好。我们靠着翻译录像带是能赚钱,可是这并不合法。那些录像厅并没有电影的播映授权,说的好听一点我们是搬运工,踩在了别人的肩膀上,帮助他们把劳动成果传播到国外,让苏联人领略中国文化的美好。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实质上不过是一个小偷而已,平白使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赚的再多,我也觉得这笔烫手。”
唐纳德听岳藏舟这么说,脸上的兴奋也全都退去了,他们做的事情与盗版也没有什么质的差别,也许他们钻了能法律的空子,但在道理上总是站不稳脚跟的。要是对方真的计较起来,完全有理由打一场官司。
也许,有人会骂他们既然做了何必想这么多,不过有些事情真的可一而不可再。唐纳德不是个傻子,他马上就明白了岳藏舟的意思,“你是想要自己做?可是我们也没有资本拍电影吧?”
岳藏舟看着唐纳德,吃惊状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我没有发烧啊,怎么听到有人说胡话了,谁说要拍电影了?就是拍了,苏联也不会引进,还是你一个米国人想在苏联开一个电影公司?我们那点钱就是塞牙缝也不够。”
唐纳德闭嘴了,他倒要听听岳藏舟怎么说。
“当然了,电影最能圈钱,要是我如今坐拥港岛邵家的资本,那么我也会抓住这个黄金时代的机会。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发了,你想要进军这个行业我也没有意见。不过,现在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岳藏舟算是认同了唐纳德的白日梦,谁没有做过梦呢。
转而岳藏舟就拿出了自己的计划书,放到了唐纳德的手上,才薄薄的两页纸,就让唐纳德心中刚被打击的小人又重新蹦跶了起来。他几乎是一目十行地看了这个初步的计划草书,然后眼睛越来越亮,最后控制不了脸部的肌肉,笑得过于夸张,兴奋地跳了起来,就要往岳藏舟的背上一拍。
就听到顺着‘啪’的一声,唐纳德叫着,“有你的,岳,这是要称霸苏联武术界的节奏啊!”
岳藏舟还好避的快,才没有被唐纳德的降龙十八掌招呼到。他擦了擦脸上不存在的虚汗,“我说你镇定一些好不好,我们都是将要有身份的人,就不能矜持一些。”
“矜持不了。”唐纳德双手一摊,他可以看到就在不久的将来,当苏联人提起了武术,就一定会有他的名字一样。
要说岳藏舟的计划是什么,它的本质核心很简单,就是要在这片市场仍未开发的时候,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不求有多广,只求最精深,当以后别人说起了苏联的中国功夫,第一个联想起的就是他们。
具体一些来说,就是要创立一个在苏联的中国功夫品牌。
像是电影这样的吞金大物他们接触不了,但是当下书刊杂志他们完全可以涉猎,并且在这个领域他们有先天的优势。所以,第一步就是他们自己出一套关于中国功夫的书,用良书驱逐劣书,一举打破如今这里鱼龙混杂的局面。
岳藏舟在翻译了那些录像带之后,并没有闲下来,与莫切夫斯基家的录像厅分成的事情交给了唐纳德,而且又一个精通国际商务法律的杰瑞在一边核查着合同的漏洞,那么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想想以后的路。
人永远不能闭门造车,经商更是要随时掌握生活的动态,比别人多留一个心眼,多动一些脑筋,才能多赚一些钱。
岳藏舟看到了中国功夫在苏联的人气后,就明白一定不只他一个人看到这里面的利润。正如同小摊上面有卖翻译的武侠,还有那些供不应求的体育杂志刊都表明了这个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
“大范围的调查我没有来得及做,不过这两天混食堂的时候,已经与不少的国内学生搭讪了,他们其中十有八九都接过翻译的活。这几年一直有人拿着与功夫有关的书找他们翻译,华国的高材生你也知道,有些很清高,起初也看不上这样的工作,何况他们也有拿着不少奖学金,不缺这个钱,更是躲着那些书商。不过,有人说了他们也看不过小摊上那些三流的翻译糟蹋了华国文化,所以也多少会接下这样的兼职。”
岳藏舟还调查了,功夫带动的热潮远不止如此。现在苏联的复印机、胶印机绝对是稀有产品,不是后来一条街就能有个复印店的时代。有些人为了赚钱,就动起了脑筋,既然杂志脱销了,那就有很大的一批想买又买不到的人。如此一来,把杂志上的图文进行翻拍后摆摊卖出去,都被销售一空。
既然有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他们还也一点都不挑食,连摊位上的黑白翻拍都接受了,就不会没事出来一大波黑子挑刺,这个年代对想要出书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时节。还不快行动,都白瞎了自己长了一双能看到机遇的眼睛。
岳藏舟已经与伊凡老教授谈过了,他在苏联多年,又是在这样的语言学校在中,自然认识不少的实业界人士,里面也许没有卖石油的人,但一定有出版商。按照岳藏舟的计划,他们只做最精良的书籍。充斥在苏联坊间的武打书与功夫书鱼龙混杂,都是苏联人自己通过了翻译等手段把华国的东西生搬硬套过来,缺乏专业性与权威性,那么这个空位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一方面,岳藏舟联系国内找到专业的人士撰写功夫的书籍,再利用普希金学院的人力资源,很快就能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翻译团队,这些学生们的名字也能出现在书页中,不再是翻译盗版书籍拿着烫手钱了。又通过伊凡教授牵头联络出版商,他们也能出一套《功夫那点事儿》,真正意义上为传播华国文化尽一份正面的力量。
“等等,岳,你的想法很好,不过里面那个撰写功夫书籍的专业高人有着落了吗?难道你要亲自上?”唐纳德过了一开始的激动,马上就看到了关键所在,岳藏舟的野心很大,他绝不甘心只是出一些二三流的东西,但没有听说过岳藏舟点亮了功夫技能。这年头小喽喽易有,但是大师难寻,要去那里找一个高人?
“别担心,我已经有人选了。”岳藏舟已经买了回京城的车票,他要当面与顾峘谈谈如何正确使用自身的所长。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九章
虽说岳藏舟已经买好了票准备回京城,但时近年关总有其他的事情要办齐全。91年的除夕夜正好在2月14日,眼下国内仍没有兴起过情人节的风潮,家家户户还都期盼着一年一度的春晚,现在已经是1月23日了,最近的那趟国际列车要等到下周一,趁着这段时间要把年礼都准备好了。
岳藏舟想着这段时间都没有去苏采薇那里看看,这次回去之前顺带走一趟,也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捎回家去的可以搭把手。岳藏舟来这里也有一个多月了,前后忙着也没有腾出时间去苏采薇的学校,现在按照地址找了过去,才发现他们这一波学生并没有住在学校里面,而是借在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个小区里。
与前面料想的差不多,苏采薇与李立峰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他们没有明说,可这种粉红的气氛是遮不住的,同时李立峰也不想让苏采薇与岳藏舟单独出门聊天。他已经了解了岳藏舟并不是苏家的亲戚,至多不过是半路遇上的合作伙伴而已,而随着岳藏舟不再跑火车的生意,两人之间的联系必然慢慢淡下来。要说李立峰有些小心思也不奇怪,主要是唐纳德与苏采薇之前的书信太频繁,岳藏舟就被牵连了。于是可想而知,李立峰对着岳藏舟没有表达太多的善意。
苏采薇有些尴尬,她以为李立峰是不好意思了,并没有看出李立峰眼中对岳藏舟的疏远,因为他们三人这样出来吃饭,总有种带着男友见弟弟的感觉。
好在岳藏舟没有让这样的气氛持续下去,随便聊起了苏采薇他们在校外的生活,“苏学姐,你们没有住在学校里面,在外面生活方便吗?四周的邻里好相处吗?”
“还好,这里距离学校没有多远。这一带有不少的租客都是国内来的。”苏采薇说着想起了楼下的事情,最近一直有人上门弄得动静有些大,“就是年关到了,很多人都回家后空出了不少的房间,我们楼下的那户也是。听说搬来了一户小夫妻,还说是来度蜜月的,不过一直有朋友找上门,有些热闹。但大家都是出门在外,当然也要相互帮助,没有什么不和睦的。”
岳藏舟表示这样就好,生活的环境舒适很大程度上能让人身心愉悦。苏采薇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他们学校在开春了之后会有一支团队去国内访问,不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是想要看看能不能与国内建立起相互合作的关系。毕竟苏联如今的物资贫乏,虽然政策上开放了市场,但一时之间要转变整个局面也不可能,就连高校也是要自主创收,与其他国家合作是必然的事情,华国无疑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这次当然也会去苏采薇所在水木大学,国内的高校可能不会直接参与商业合作,不过相关的企业一定会参与其中。根据苏采薇所知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就已经打算接触苏联的高校,通过他们的人脉,打开苏联实业界的市场,苏教授也打算入股,就是不知道做什么更合适。“我爸爸的朋友是做餐馆的,小岳你说这在苏联能有市场吗?”
岳藏舟并没有把自己最近筹划的功夫风云一事说出来,说真的他与苏采薇并没有推心置腹到那个程度。其实李立峰的定位不错,他们只是短暂的合作者,可能也能算是一般的朋友。
苏采薇却没有想这么多,她在商业上不清楚,也只有问岳藏舟才最靠谱,他来苏联就是为了做生意。但她却忽略了一点,好的商业点子其实很值钱。
岳藏舟像是没有计较这些,他对于苏联的餐饮当然研究过皮毛。谁都知道异国他乡一少不了唐人街,二少不了华国美食,可以说要在外国做生意,开餐厅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与浅川樱的元旦聚餐时,他们都注意到了苏联的伙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三个菜,清汤或红汤搭配色拉的前菜,炸牛排或番茄牛肉配炸土豆的正餐,末了是冰淇淋甜点。
这里才想要大吃特吃时,就被告之除了这些菜,没有别的东西了。在这样一个缺乏美食的国度开餐厅,如果有门路有技术,不会亏是一定的。
可惜,岳藏舟没有相关的技能,别小看了餐饮业,它是很需要熟人的一个行业。如果只要在县城上开一个包子铺也就罢了,但在苏联开餐厅,那么货源怎么办,如何将口味调整到适应苏联人的喜好等等都要考虑。
苏教授的朋友一定不是要小打小闹,而是要做大买卖,这里面的讲究是多了去了。
就岳藏舟所知现在苏联最有名的两家中国餐厅,一家是莫斯科的京城饭店,看名字就知道它有一些官方的背景,坐落在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六层楼高,下面是餐饮部,上面是住宿部,这里的很多原料都是从国内运输过来的,许多大型的谈判都在这里进行,少有其他的饭店能与之一争高下。
还有一家仍未开张,在圣彼得堡的沪海饭店,应该会在今年的10月左右开张,岳藏舟是听伊凡老教授说的,这家餐厅是彼得堡与沪海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誓要打造一个在彼得堡的华国餐厅,在那里能品味原汁原味的华国文化。单说装修那个地方所用的配件小到钉子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没有背后的财力一般人玩不起这样的大工程。
岳藏舟把这些与苏采薇稍稍说了一下,“其实苏教授的朋友如果只是想开一家小餐馆,也没有那么麻烦,左右来这里做餐厅都能赚一些。”
苏采薇微微皱眉,能牵动高校的合作项目,怎么可能小,不会是随便开一家餐厅这样简单,当然是有野心的,如果格局本来就很小,谈什么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就没有其他可以入手的方面了吗?”
岳藏舟笑着摇头,“苏学姐,你也别太高看我,我也就是个单打独斗的人,哪里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呢?”
“小岳,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自己,我觉得你比其他人聪明很多。”苏采薇觉得岳藏舟没有说实话,他能抓住列车上的商机总比他们想的远,能有他的点子,说不定就能在莫斯科打出一片天地来。
可是苏采薇的这句话,却让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立峰眼神一暗,看来自家女朋友对其他男人的信心很足啊!别人不知道,但李立峰很清楚,那个苏教授的朋友其实就是自己的叔叔,本来这次新年回去大家都坐在一起吃饭,相互认识对方的亲朋好友了。如今还没有与苏采薇说而已。
岳藏舟微微低头,喝了一口饮料,并没有马上接话,让他想办法当然可以,但这时唐纳德的原则就格外的不错,在商言商,他的点子值几个钱总应该谈清楚吧。岳藏舟知道自己是参与不到餐饮行业这样的买卖中去的,只能是一个幕后贡献方案的人,但就是公司中贡献方案的小员工,如果方案被选上了也应该有红包。要不要是小员工的事,给不给却是公司的态度了。
不过,苏采薇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只是期许地看着岳藏舟,希望他能有一个点石成金的想法。
岳藏舟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在努力想着相关的方案,随后苦笑了一下,“我对饮食行业不熟悉,外行不能太过指手画脚。我想着苏联多的就是牛肉,但口味都不如何,照我看来,不一定要大肆装修开一家饭店,也能做成品的生意。国内半个牛肉干加工厂与苏联合作也不错,把包装弄得漂亮一些更好。但里面的门道,我没有接触过,也不知具体的操作方式。”
岳藏舟只是简单地说了这些,有点轻描淡写,但如果是个识货的人已经闻到了其中的潜藏利益,偏偏苏采薇没有这样的敏锐。她想了想,这要回家与爸爸说一下,眼看岳藏舟真的想不出具体的方案,也就不为难他了。她转念一想,这也难怪,其实岳藏舟只是一个大学都没有上的人,就算有好点子,具体操作总是欠缺,也没有什么人脉。
李立峰听了岳藏舟的话,脑子却快速飞转了起来,别看只是一道加工程序,这却是吸金的利器,如果苏联买牛肉原料,国内加工,在拉上一个第三方的包装厂,完全可以打开一个利润可观的市场。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苏采薇,对方却没有及时想到其中可能的巨额交易,也看到岳藏舟不再说话了,心知这是女朋友不通商业上的事情,这会儿应该要有一点表示才行,不然谁会无常贡献方案。如果岳藏舟又能力参与到实体贸易中还能有他的份额分红,但是对方明显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能赚的的也只是商业点子的钱。
不过,李立峰并没有提醒苏采薇,他是巴不得苏家与岳藏舟不要走的太近。他并不希望苏采薇变得各方面都太聪明,成为一个不可以掌握的人。
之后,苏采薇也没有让岳藏舟带什么东西回去,她自己马上也要返京了,就不麻烦岳藏舟了。岳藏舟笑着与两人告别,离开了苏采薇的家,心中不知想到了什么,随即叹了一口气,罢了没有什么要感叹的,就当刚才所言是日行一善了。
岳藏舟走到了一楼,却看到一户房门没有关实,里面传了出来讨价还价的声音,“这套二室一厅很抢手,已经很多人来看过了,你要是真心要,我给你一个实价。我们租给本国人要12万卢布的押金,一个月3000卢布,给你们外国人每月要多加30美金才行。”
“你与他们说,这个价格高了,我身边没有这么多。最多给8万卢布的押金,每个月租2500卢布,外加30美金倒是也以。”一个男人说着一口京味普通话,对着身边的翻译说着。
而翻译磕磕巴巴地把这段话翻译给了两个苏联人听。双方又讨价还价了一番,决定明天一手交钱,一手签协议。
岳藏舟本来要直接离开的步子顿了下来,刚才苏采薇说了他们的楼下住了一对小夫妻是新婚度蜜月的,这个房子什么时候改成对外出租了。他朝着门内一瞄,这个胖子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聊斋中有个对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刚才他为苏采薇出的主意是有心为善,也没有得到什么赏,但眼下却觉得这个租房有些问题,应该有劝上一劝,那个翻译也是半吊子,真的不会坑了那个胖子?也就当做多管闲事,多行一善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章
“哥们儿,借一步说话。”岳藏舟没有多其他的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刚才听到你们里面谈借房子的事情,我多句嘴,这间房子前几天还有人看到住的是来苏联度蜜月的小夫妻。现在的骗子多,你们签合同的时候,多个心眼吧。”
胖子与翻译听到岳藏舟的话皆是一愣。胖子想了一下他们的租房经过,“我们是在红场百货商厦里面看到的招租广告,按着上面说的地址找过来的,那两个人手里还有钥匙,应该不至于是假的吧。”
岳藏舟没有多解释,他知道地并不清楚,也多说不了什么,“我朋友住附近,没有听说这里有房出租,说不准是小夫妻刚刚搬走,不过出门在外多个心眼总没有错,你不怪我多管闲事就好了。”
“不会,不会,你是好意。谢了啊!”胖子还是很感谢岳藏舟的直言告诫,看来明天自己要多当心一些,那个合同要好好看一下。
胖子想要留岳藏舟一下吃个饭,在苏联遇到同胞能聊天也不错,岳藏舟却是谢绝了,出言劝告胖子,也是听着浅川樱说起了那些苏联人坑骗外国人的手法,不希望自己的同胞无辜被骗,多讲一句话若是能免去一件祸事,何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他这次回国要到春节后才回来,这几天的时间很紧,下午本来就与普希金学院里的华国留学生们约好了,去谈一下书籍翻译团队的事宜。这些华国留学生无疑在俄文方面的造诣都不错,不过俄文好与翻的好是两件事情,先要培训起来。现在没有专业的培训老师,岳藏舟自己就充当了一把,他将那些涉及武术功夫的杂志与书籍都整理了出来,让他们先熟悉起来,好的翻译不是空口白话,往往对于所涉及翻译内容的背景与内涵要了解的很透彻。
另一边,唐纳德与杰瑞负责去注册公司,这个公司算是合资,注入了三方的资金,虽然伊凡老教授在里面的股份只有1,但他也能通过这些年的人脉帮助他们打通很多的关节,不用在忍受那些龟速的审核手续。
伊凡老教授很乐意有这样的一笔额外收入,他今年九月就去米国了,一个人愿意背井离乡总有原因,对于伊凡来说大学老师的工资太低就是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月才六七千卢布的工资,只是刚好买一件皮夹克的。难怪这么多人下海,要寻求赚钱的方式。
岳藏舟忙完了手中的事情,带着大包小包先回了京城,这次他是一个人上路,唐纳德则是订了在晚一周的车票,到国内的时候正好是春节前夕,他死皮赖脸地说想去沪海体验一下真正的华国年。
暂时先不管唐纳德到时候应该要住在哪里的问题,岳藏舟已经看到了来车站接他的顾峘,穿的仍旧是那套有些旧了的军大衣,手扶着一辆自行车,岳藏舟却是在人群中一眼就认了出来。顾峘也看到了身上挂着五六个大包的岳藏舟,连忙帮他把包袱都挂到了自行车上。
“还好有顾哥来接我,要不然我想回家,可要非老大劲了。”岳藏舟已经坐到了自行车后座上,他很相信顾峘的骑车技术,就是后座上在加上一个他,他们也能安全的回家。
顾峘没有多话,戴上了口罩,闷闷地只是说了三个字,“坐稳了。”他踏下了自行车,两人穿行在了京城并不拥挤的街头。
冬天的京城终究不是适合骑车的日子,还好这几日没有下雪,不然积雪的路很危险,但风刮过脸上有些生疼,完全体会不到那种小清新电影镜头中情侣骑车的意境。
岳藏舟侧坐在后座,手拉住了顾峘厚厚的外衣,说起来他还是头一次坐在别人的自行车后面,也从来没有用这样的视角看过京城的街景,感觉很新鲜。路上已经挂起了红色的灯笼,还有十几天就是春节了,现在已经已经到处可见年味的踪迹,他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从半年前离开家时的一贫如洗,现在也是小有家产的人了,刚赚的那笔录像带翻译费已经用作公司的创办资金。身边留下的是在火车上倒卖物资、还有钱青那里给的计算机书籍翻译稿费。加在一起也有八万人民币,虽然说赚了钱,岳藏舟最想做的是改善居住环境,但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为了给母亲治病欠下的六万债款还清,这才能让小舅卸下的心里负担。
而岳藏舟一点也不担心没有钱,这次春节过后,他们的计划一旦实行,就会财源广进了,出书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想什么呢?都笑出声音了。”顾峘听到了身后岳藏舟的笑声,他能说笑得有些傻吗?
岳藏舟脑中突然想起了一句不合时宜的后世话,‘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他可从来没有这样自虐的想法,若有本事坐在哪里不是笑,若是依附他人,坐在何处不是哭。
而现在岳藏舟希望自己能有本事带动身边的人多笑笑,“顾哥,我在信里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不要在剧组跑龙套了,都说知识改变世界,我们不能浪费上天给的吃饭本事,和我一起去苏联闯出一片新天地吧,我们的创业需要你。”
顾峘也已经想了好几天,他必须承认岳藏舟描绘的那幅场景让他动心了。他分不清是因为能赚钱,还是那种想要人过留名的心愿。岳藏舟说了,他们要把真正的华国功夫传播到苏联去,让他们能为了华国的文化而倾心。
而顾峘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编写一本介绍华国功夫的书,不要深奥难懂,而是要深入浅出,让大家都有一看的欲望。这样的事情对于善文的顾峘来说一点也不难。后面翻译出版的繁杂事宜,只要交给岳藏舟就行了。
出书只是第一步,比起看书,更多人喜欢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由顾峘牵线,组建起一支会功夫的队伍,这些人都有真本事,就能在异国打出自己的天地来。现在华国功夫风靡苏联,不抓住这样的机会,上天也不会原谅他们。
一方面是能赚钱,更有一方面这样文化的传播契机可一而不可再。万万不能让它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关于这一点,岳藏舟没有在信中详细写,而是要回来看看武馆的水平在做定夺。
“小舟,书的事情我可以答应你,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不过后面武术队的事情你具体是怎么想的?”
作者有话要说:情侣(划掉)骑车梗get(w)
☆、第二十一章
想要在苏联的功夫热潮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仅仅是靠出书并不够,凡是想成大事者,脚踏实地、仰望天空,缺一不可。让顾峘执笔写第一本书,只是岳藏舟看重了顾峘在这方面的功底,既有着传承的功夫,也有着相当高的文学素养。而最重要的是,拉上了顾峘身后的人脉资源,形成一个链条式的产业结构,才有可能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我先前在信中已经提起过了,出书与功夫团的组建要同时进行。虽然现在苏联的报刊杂志很青睐关于华国功夫的报道,有这样的内容总能脱销,我们联系了出版商说了要出一本这方面的书籍,又有了伊凡教授的牵线之后,想要顺利出书不是问题,只是光有这样的动作是不够的。”
岳藏舟经历过从无孔不入的自媒体时代,对于营销模式有自己的认识,现在当然不会有微博推广的方式,但全方面入侵人们的感官却是做的到的。
唐纳德看到录像带的生意火爆,羡慕影视行业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个圈子最能圈钱,还是在你拍什么对方都会看的情况下,谁不想捞上一笔。如果进行对比,很难说同样的一个内容,是愿意买书看的人多,还是愿意去电影院或录像厅看的人多,这可能会牵扯到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天气情况、时间分配等等因素。可有一点必须承认,如果同时出书又做电影,那么就成了一个商品链条,看着岛国动漫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从漫画到动画化到游戏到动漫周边,把能圈的钱都给捞了一边。
然而,如同岳藏舟所说他们现在没有实力进军影视行业,想要达成这样的一个链条要怎么办?
变则通,不变则壅。岳藏舟没有对唐纳德挑明的是他之所以选择功夫文化的传播这条线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里有一种方式能够弥补他们现在没有实力影视化的空白。
“我们组建一支功夫队伍,拉到苏联去给那些老毛子开开眼界,这比起电影的影响力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里头的功夫设计毕竟有些虚构,也会让人觉得不够真实,但是现实中的功夫演练就能弥补了这个缺点。那都是眼前实打实的招式,更能够取信于人。不过顾哥你选的人就一定要有真本事才好。”
“我记得以前就与你说过,很多功夫要从小练起,你若是去少林寺问问,也多半是一样的答案。我哪里给你找那么多的高手。何况很多的高人都不会轻易出手,李白那句话说的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顾峘可不认为那些好不容易从十年的风波中活下来的老人们愿意做出头鸟,很多人都学会了大隐于市。
岳藏舟在顾峘的背后怪叫了一声,“哎呦!我的顾哥,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实心眼,我说的真本事,不要你弄一个真能胸口碎大石的硬汉子去给那些苏联人看,说白了有真的飞檐走壁的高人,我也藏着掖着,不能叫外国人把华国的看家本领学去了。
我是说你从剧组中找找,那些武行的师傅们都是有底子的人,在剧组中久了,也知道怎么耍把式才能让人看的过瘾,当然了这里面也不都是演,而是更好地把真实表现出来。我的意思你明白吧?我们是用这样的功夫巡演代替了电影,让他们近距离的接触华国功夫,然后配上了我们出的书,这里面再有一些理论的解释,不就是书面领悟派与视觉体验派两者结合了。”
顾峘顶着寒风,却感到了一阵热意,都是被岳藏舟撺掇出来的,听着岳藏舟的意思还有未尽之意,难道还有后招?“我怎么觉得按照你的意思还有后来?”
岳藏舟微微笑了一下,想起来顾峘背后没有长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神色,就伸出右手戳了一下顾峘的背,“顾哥果然明锐,马上能领会我的深意。不过这后来的事情,还在商榷中,先把前面两步走完再说。”
顾峘也不在意岳藏舟的卖关子,反正都是早晚能知道的事情,他耐心好得很。这段路有些漫长,但冬天的风大,两人也没有兴趣吃风,没再多聊什么,而是加快速度赶回家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回家再说吧,不过这些年,你是第一个去我家作客的人,招待不周,不要介意啊。”
“哪能呢,有地方歇脚就不错。”这次岳藏舟直接去顾峘那里落脚,他借住苏教授的房子这几个月都没有打扫,也不多费精力了。何况顾峘家相对离着火车站近一些,是在后海之后的一处的小四合院里面,是个一进的宅子,这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住。不要以为都是辫子戏里面的感觉,里面应该是有树有花,说不定还能看到雕梁画栋,好像有这样一个宅子能在京城就身价倍增了。
岳藏舟只看到了残破掉漆的大门,北面的是正房,有三间屋子,左右两侧各有一间耳房也都上了锁。东西两侧的厢房像是很久没有人去了,连门的锁也生了锈。他们进门的这一侧南面是倒座房,厕所、厨房都在这一侧。
顾峘在信里说过,这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严格说起来并不是顾家的祖产,不过是百年前有个公子哥儿赌输了钱抵给了顾峘的曾祖父,从前顾家人是从不会住到这样的房子里头,连看一眼也觉得寒碜。顾家是个名门大族,战事起来之后,有些去了海峡那头,有的去了米国,但是顾峘祖上这一支却一心要报效祖国留守在了京城,祖宅被卖了出去,支援了当年的抗战,更不用说家财也都散了出去,支援国家了。
这样的做法也许有些傻,但是战争年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之不国何以为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被后来人认作是傻子的人,他们有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些散尽了几代的家财,都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自身的幸福,才有了后来的现世安稳。
不过,所有的故事不一定都是喜剧结尾,顾家留在京城的这一支后来的命运,却并没有顺风顺水。因为顾家的祖上背景,在六七十年代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才会让顾峘年幼失去了双亲,如今只剩下了顾峘一人。
岳藏舟看着大门紧闭的厢房,也不知道顾峘为什么从来不打扫一下,而他进了院子之后就看到院子的正中央有棵歪脖子树,像是枯死了一大半,仍旧不愿意就此倒下,还在苟延残喘,按照岳藏舟贫瘠的植物学知识看不出它是什么树。“顾哥,这是什么树?”
“那里以前是我大伯一家住的。”顾峘跳过了岳藏舟的问题,只是顺着他的目光看着西厢房,但后来的那句话让人顿时后背生寒,“不过他们在七三年的时候,路上遇到了斗殴的人,一家都被人用石头砸死了,里面还有六岁的堂哥。”
那些斗殴的是什么人,谁给了他们这样轻贱人命的权力,又有没有血债血偿,为什么要朝着顾峘的大伯一家扔石头,答案都藏在了那十年的不堪回首的惨淡历史中,里头留下的都是一笔笔冤魂与血泪,至今都是连抱怨都不能有的痛恨。
“对不起。”岳藏舟不知道还有这一段,顾峘以前没有提过,“我不是……”
“又不是你的错。”顾峘打断了岳藏舟的话,这些往事他都没有记忆了,指了指大树,“这是黄杨,你认不出来也不奇怪,很多年都没有见过绿了,却又总死不了,也是够头痛的。爷爷不让我砍了,说是要留个念想,这棵树在,好像奶奶也就还在。”
岳藏舟突然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如果白发人送黑发人,在那个年代被逼疯逼死的人不在少数,那么顾峘从没有提起的祖母,不会是在这棵树上吊死了吧?
“在大伯一家过世之后,奶奶就是在这上面吊死的。”顾峘看着岳藏舟脸上的疑问,平静地承认了他的猜测。“这棵树是奶奶嫁给爷爷后,在院子中种下的,到现在也有六七十年了,听说当年他们从外头移植来的时候,说是会长成参天古木的,可见那些希望都是骗人的。”
气氛顿时压抑了下来,岳藏舟也是明白了为什么顾峘前头会说这些年他是一个人来作客的人了,这个四合院里头压抑着太多悲哀的故事,就怕一不小心惊扰了对方。
而进了正房,就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字,扑面而来一股肃杀之气,‘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没有落款,看着有些泛黄的纸张,应该是顾峘爷爷留下的字。
顾峘看了岳藏舟的脸色,他暗自责怪自己,怎么一时嘴快把那些旧事都说了出来,也是在信里与岳藏舟直言久了,便自然而然地不小心讲出了往事,大过年的何必说这些。
“你别多想了,不是说饿了,快搭一把手,我也能尝一口你从苏联带了的风干牛肉。说起来也有几天没有尝过肉味了,我先去把取暖的炉子点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顾峘升起了蜂窝煤炉,岳藏舟看着他熟练的添火姿势,也意识到这里并没有统一供暖,要熬过一个冬天不容易,“顾哥,这煤要过一个冬天,够用吗?”
第3节
恋耽美